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
南水北调东、南水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八周年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12-21 09:30:47 【字体:小 大】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北调南水北调东、东中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线期截至目前,工程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全面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通水区),周年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南水发挥了巨大的北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东中
南水北调东、线期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工程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全面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通水在做好精准精确调度的基础上,抢抓汛前腾库容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工程输水能力,实施优化调度,向北方多调水、增供水,中线一期工程2021—2022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再创新高。南水北调水已由规划的辅助水源成为受水区的主力水源,北京城区七成以上供水为南水北调水;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将东线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河北、天津,提高了受水区供水保障能力。
南水北调水水质优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区群众直接受益。北京市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河南省10多座省辖市用上南水北调水,其中郑州中心城区90%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北调水,基本告别了饮用黄河水的历史;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入山东54.2亿立方米,已成为胶东地区城市供水生命线。
南水北调工程不断扩大供水范围,充分发挥水资源支撑保障作用。8年来,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水335亿立方米,其中,向雄安新区供水9134万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沿线地方优化配置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实现了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全面通水以来,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各湖泊利用抽引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线已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下降后实现止跌回升。(记者 李晓晴)
(责任编辑:休闲)
-
2024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1149列,较现图增加233列;每日开行货物列车22264列,较现图增加40列,列车开行结构不断优化,客货运 ...[详细]
-
东南网5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玲)“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也是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打造 ...[详细]
-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240发布时间:2025/6/16 15:15:06 热辣滚烫的夏日到来,汽水品类需求旺盛!萃新鲜果汁汽水精准洞察消费趋势,用“气泡+果汁”来定义,口感 ...[详细]
-
7月14日,湖南长沙,拿到湖南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家长分享儿子“考清华”秘籍,家里电视、手机、电脑都是摆设,每一门功课都是靠“万小时”定律堆出来的。张乐天就读于长沙雅礼中学,在2024年全国中学生 ...[详细]
-
在孩子们的夏日衣橱里,T恤是魔法画布,陪着孩子们肆意撒欢,感受着夏日自由自在。啄木鸟的这几款休闲T恤,时尚随性,用纯棉的柔软舒适和版型的简约宽松,托起整个童年的轻盈与自在。精梳棉打造的纯白T,像把整片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仲夏时节,漫步张金镇党建主题公园,绿树成荫、碧波轻漾,红色文化长廊与生态景致相映成趣,一幅“红绿交融”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公园改得真好!赏景、学党史、强 ...[详细]
-
輝達股價創下新高點,單日大漲4.3%,收盤價每股154.31美元。DeepSeek橫空問世、高階晶片管制、不能指望中國市場,就算有一百個拋售輝達的理由,都阻止不了輝達再度登上市值第一的王座。美光財報公 ...[详细]
-
“在信访窗口挂职锻炼期间,让我在直面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今后我会忠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县纪委监委新 ...[详细]
-
东北地区即将进入大豆播种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播季节东北地区气温低于去年,降水略多,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地区有阶段性旱情,东部易发生春涝,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双碰头”。 ...[详细]
-
东南网5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玲)“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也是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打造 ...[详细]